巴彦淖尔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得天独厚的磴口,风光秀美景区有特色,还 [复制链接]

1#

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,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,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。磴口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有山地、沙漠、平原、河流和湖泊。历史上黄河几易其道,在磴口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湖泊,其中百亩以上的达个,千亩以上的有65个,磴口因而有了“百湖之乡”的美誉。黄沙、黄河为磴口带来了风光秀美、景色奇特的旅游景区景点,而拥有“万里黄河第一闸”之称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,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里面还有两个“天下第一”景观。

纳林湖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国家级湿地公园,位于纳林套海农场内,距磴口县城47千米。纳林湖呈不规则半月形,总面积2万亩,净水面积占60%,平均水深3.5米,最深处可达6米。湖南岸栽种千亩胡杨树,北岸是连绵起伏的沙丘,湖中有大小岛屿十余处,其中最大的面积约亩;八个游乐湾风光亮丽,景色诱人。景区内除观鸟、赏鱼、畅游芦苇荡外,还可以滑沙、骑马、骑骆驼、划船。景区内还建有规模宏大的沙雕群。

刘拐沙头。位于磴口县城西的二十里柳子,乌兰布和沙漠东缘。这里流沙直抵黄河,在风力作用下沙漠不断东移,向黄河大量输沙,被抬高的河床高出磴口县城所在地巴彦高勒镇2-3米,在磴口县境内形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悬河”。但令人称奇的是,黄河在这里却是那样的平静而清澈,失去了黄河的“本色”,倒是映出了天空的明媚和湛蓝。独特诱人的美景,吸引着无数的摄影爱好者,也使这里被选入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内蒙古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。

关于刘拐沙头名字的由来是这样的:早年的黄河上还没有桥梁,老磴口是上银川下包头的重要水路码头,而刘拐沙头是陆路的重要中转驿站。从宁夏水路来了一位跛足的穆斯林汉子,带着个捡来的婴儿和一只奶山羊,到了刘拐沙头后被这里神奇的景色所吸引,同时也看中了这里隐藏的商机。他捞出黄河上游漂浮下来的椽檩,修建了几间木屋,在河滩地上开出田地,并开了一家清真客栈,在此定居下来。因他性格爽朗,对客人永远笑脸相迎服务周到,甚至对困难的旅人经常解囊相助,经客人们口碑相传,客栈的影响越来越大。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“刘拐子”,而“刘拐沙头”这个地名也逐渐流传开来。

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(县城所在地,原名三盛公)东南的黄河干流两岸,总面积.31平方千米。三盛公水利枢纽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平原引水灌区——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,工程造型别致,宏伟壮观,气势磅礴,素有“万里黄河第一闸”之称。景区有“同心锁”景点、胡杨林景点、黄河水坛、金属雕塑园、游客中心广场、高尔夫球训练场、射箭场、水上游乐场等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场所,还有黄河文化、水利文化、河套文化展览馆。其中“同心锁”雄浑壮观,格外引人注目。这座大型雕塑重吨,高27米,堪称“万里黄河第一锁”、“天下第一铁锁”。同心锁又名黄河结,是利用除险加固时拆除的6扇废旧闸门建造而成,其主体由三把锁构成,分别叫永昌锁、永固锁、永恒锁。这座巨大钢铁艺雕的永固锁安装有电动液压装置,可用特制的大钥匙启动锁环,实现开锁和闭锁。游客还可通过锁内阶梯上到项部登高远眺,大河风光、沙漠奇观、田园景色、小城风貌尽收眼底。“天下第一古筝”的雕塑,也是利用拆除的闸门、钢丝绳、钢构件等废旧材料配合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。古筝长27.5米,宽6.5米,高1.3米,重65吨。

磴口县的旅游景区景点还有万泉湖生态旅游度假区、冯玉祥西北军粮仓博物馆、万亩葵园、阿贵庙、金堂庙、三盛公天主教堂、阴山岩画、鸡鹿塞等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