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作者
梁春富
编辑丨卢泳志
来源
野马财经
4月中旬,内蒙古乌拉特草原蓄势待发,逐渐返青。再过一月有余,这片草原将披上“绿装”,再现北朝民歌中传唱不息的“敕勒川”之景——“天苍苍,地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。
因地理位置特殊,阴山脚下,乌梁素海流域的乌拉特草原是“北方防沙带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阻止库布齐沙漠向北侵蚀的重要屏障。但眼下,曾经的“敕勒川”正在因非法采矿遭到蚕食,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。
继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(以下简称“督察组”)通报乌拉特前旗近3万亩草原遭违法开矿和侵占后,巴彦淖尔市下辖旗乌拉特后旗又被曝出紫金矿业(.SH)子公司涉嫌无证开采万吨矿石。
子公司涉嫌无证越界采矿,已被立案调查
4月15日,紫金矿业针对媒体报道的乌拉特紫金矿业有限公司(下称“乌后紫金”)无证越界采矿问题进行公告。
紫金矿业表示,乌后紫金主要开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的三贵口锌(铅)矿,该矿山分为南矿段、北矿段。而乌后紫金只有南矿段的采矿权。年,乌后紫金对北矿段进行补充探矿,年9月获得资源储量备案证明,开始多次申报采矿权,因为矿业政策及人为等多种因素,北矿段一直没有取得采矿权,年之前在探矿过程中对副产矿石进行了回收,存在以探代采及部分越界开采情形。
年度,乌后紫金采选矿石量为万吨,生产精矿含锌5.04万吨,含铅1.07万吨,实现销售收入9.04亿元、净利润万元,分别占紫金矿业年度销售收入的0.4%、归母净利润的0.56%。
此前据相关报道,媒体接到举报消息称,紫金矿业公司在无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涉嫌违规开采万吨矿石,收益超40亿元,且在开采过程中造成地下水污染,并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程度不断加剧。
针对举报情况,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在4月10日至12日通报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理情况时称,经查证,乌后紫金在南矿段越界开采矿石.41吨,无安全许可证违法开采约.25万吨已处罚。信访举报的北矿段已无证采矿约万吨,南矿段越界采矿约4.65万吨的情况基本属实。
截图来源: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
4月8日,乌后紫金总经理郑某某已投案,称紫金矿业三贵口北矿段无证开采铅锌矿,涉嫌非法采矿,目前乌拉特后旗公安局已受理案件。该案件违法违规性质和情形尚需有关部门确认。
根据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通报,目前该案已明确旗政府旗长为责任人,加快信访问题调查处理,预计年11月30日前完成办结。
亿“矿茅”
作为中国强企业,年12月23日,紫金矿业在港交所上市,年4月25日回归A股,在上交所上市。截至4月15日,紫金矿业收盘价12.13元/股,总市值亿元。
财报显示,年紫金矿业实现收入2.02亿元,同比增长31.25%,净利润.73亿元,同比增长.8%,这是其上市以来最大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。在去年,紫金矿业的矿产金、矿产铜、矿产锌分别实现产量47.46吨、58.41万吨和43.4万吨,同比增幅在15%至29%之间。
乌后紫金是紫金矿业控股子公司,负责紫金矿业在乌拉特后旗的矿产业务。紫金矿业